荷兰特文特大学常玲副教授主讲线上学术报告——聚焦卫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前沿动态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7日  

2025年10月16日,荷兰特文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球观测学院(Faculty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arth Observation,ITC)地球观测科学系微波遥感领域博士生导师常玲副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Satellite Geodesy: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Satellite Radar Interferometry》的学术报告。

测绘工程专业创始人王仲锋教授、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朱伟刚教授、测绘工程系系主任马晶教授以及测绘工程系全体教师、测绘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

常玲老师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在长时序形变监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她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地球科学与遥感系博士毕业,并在该校结构工程系担任三年博士后研究员,期间负责多项与荷兰国有铁路公司Prorail、高铁公司Infraspeed合作的基于雷达卫星的荷兰铁路网络自动化检测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基础设施健康诊断、滑坡灾害预警及地面塌陷监测等关键领域广泛应用,构建了“数据方法 - 工程应用 - 安全决策”的完整研究体系。凭借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卓越贡献,常玲老师于2022年荣获荷兰测绘学界最高荣誉“J.M. Tienstra研究奖”,并且在测绘遥感核心期刊发表了70余篇文章,目前主持负责两项欧洲航天航空局项目,AlignSAR和Copphil。

在报告中,常玲老师详细阐述了卫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地形变监测、滑坡灾害预警和地面塌陷监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她指出,InSAR技术能够实时提供地表形变数据,通过对多幅雷达影像的分析,实现对地表形变的持续估算。此外,她还介绍了在研究中运用的一些前沿方法,例如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滑坡预测模型。

在互动交流环节,常玲老师与在场师生围绕InSAR 技术应用、数据处理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深入探讨。面对师生提出的疑问,她结合自身研究经验逐一详细解答,逻辑清晰且极具启发性。此外,她还寄语同学们:既要珍惜大学学习时光,打好专业知识基础,也要保持探索创新的热情,未来积极投身测绘遥感领域,在行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

本次线上学术报告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丰富的学术启发:既帮助大家拓宽了测绘遥感领域的学术视野,也为相关专业同学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与创新研究思路,进一步点燃了同学们对该领域深入探索、追求突破的热情。

 

上一条:聚力产教融合 共育发展新动能——与水工局集团举行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
下一条:水利工程学院特邀河海大学徐俊增教授作“智慧灌溉”主题学术报告——赋能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信息分享